天天热点评!用心用情托起残疾人的美好生活
来源:慈善公益报    时间:2023-05-29 10:42:07

(楚璐璐)近日,中国人民大学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在京联合发布《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3)》。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905.5万人。据笔者了解,近年来,各地残疾人帮扶政策亮点纷呈,不断提升了残疾人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注重技能培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广西落实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和各项就业创业帮扶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对于确实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残疾人,广西着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兜牢就业底线。2022年年底,广西实有6.56万个公益性岗位,安置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此外,广西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职业介绍等服务。2023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期间,广西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263场,发布岗位316.5万个,为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援助对象提供岗位信息以及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113.1万人次。

在残疾人技能培训方面,广西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将残疾人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引导技工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承担残疾人培训任务,开发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优质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

无独有偶,四川省共有残疾人622.3万人,持证残疾人280余万人。截至5月22日,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总数125.6万人,已就业残疾人83.5万人,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对残疾人就业政策进行积极宣传,同时在残疾人技能培训、创业和残疾人非遗项目就业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助力。”四川省残疾人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四川已为26.33万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希望通过这类活动能让更多用人单位对残疾人就业的最新趋势与政策有所了解,共同探索残疾人就业模式,带动残疾人通过不同渠道和路径融入职场,上演自己的精彩人生,助力残疾人多元就业全面发展。

强化低收入残疾人

常态化帮扶

河北省184万持证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约有157.49万,占比85.59%。河北省残联、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日前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好农村残疾人工作,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民生保障,助力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

在持续增强农村残疾人内生发展动力方面,河北省将加大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残疾人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扩大以工代赈规模,优先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促进农村残疾人收入稳定增长。对信用状况良好、生产经营正常的农村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成员帮扶基地、能人大户等,各级农业银行将积极提供金融信贷扶持。

“数”说广东对残疾人的帮扶,也是亮点颇多。截至2022年年底,广东省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年龄段就业人数为40.9万人。

在残疾人社会保障上,截至2022年年底,广东全省城乡残疾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残疾人数达110万名。2022年全省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各级各类机构达1393个,托养残疾人总数25757名。在残疾人组织建设上,2022年,省市县乡共成立残联1780个,其中各地市已建残联21个、县(市、区)残联已建133个、乡镇(街道)残联已建1625个,已建社区(村)残协23819个。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